主页 > 新闻 > 行业新闻

关键汽车工程塑料应用与技术突破

2025-07-29

01 车身与结构件:轻质高强解决方案

超高强度钢

新能源车广泛应用高强度钢(如小米YU7采用2200MPa热成形钢,抗拉强度较传统1500MPa钢提升40%,车门防撞梁承载能力提高52.4%)。通过东北大学与育材堂联合研发的“辊式淬火”工艺实现国产替代,在减重同时保障安全。


铝合金

奥迪A8全铝车身等案例证明:铝合金可显著降低车重,提升能源效率。其导热性、抗疲劳性及可回收性增强部件可靠性。


碳纤维复合材料

凭借高比强度/刚度及耐腐蚀性,成为高端车型关键部件(车身/底盘/动力系统)的理想选择。成本制约当前应用,但技术发展将拓展其潜力。


镁合金

最轻工程金属(减重效果显著),适用于发动机部件/车架等。需突破高温与耐腐蚀瓶颈以扩大应用。


02 外部部件:功能与耐候融合

照明系统

聚碳酸酯(PC)因高透光率(2mm厚达90%)、抗冲击性(如奥迪A3格栅)及轻量化优势,广泛用于灯罩、充电桩等。耐热PBT/PPS(耐受120℃)用于灯壳/支架/反光碗,其中:


70%+玻纤增强PBT:力学性能优异,用于雾灯壳体


PPS:高强度耐热部件首选

车身覆盖件


长玻纤聚丙烯(LGFPP):玻纤长度10-25mm,比金属减重20%-50%,模具成本仅为金属的20%,生产能耗为钢制品的60%-80%。应用于仪表板骨架、电池托架等。

创新涂层:奇瑞0.3mm涂层技术实现整车性能提升,获超百万订单。


03 动力与底盘系统:极端工况材料


发动机部件


进气歧管:30%-35%玻纤增强PA6/PA66替代铝合金,减重40%,成本降20%-30%,内壁光滑提升进气效率。

油底壳:PA66+GF35/PA6+GF35注塑件比铝合金减重30%-40%。

底盘护板

上汽荣威/奥迪/智己/红旗等品牌采用华昌MERICAN 3317 A/B环氧树脂复合材料,经HP-RTM工艺成型:

减重30%+

IP67级防水抗渗

抗碾压冲击+耐碎石剐蹭


04 内饰系统:环保健康升级


座椅与饰板

2024年45%新能源品牌采用可回收/生物基材料(较2020年增30%)。植物纤维座椅、可回收塑料门板(有害气体降低30%-40%)提升健康体验。

仪表台与功能件


博禄Fibremod™ WE380HPC:解决玻纤增强件翘曲问题,提升表面质量。


热塑性弹性体(TPE):奔驰/吉利优选材料,实现环保闭环:


原料符合REACH/ROHS


生物基TPE(蓖麻油衍生)碳足迹减60%


宝马i3地毯实现100%回收再造


05 可持续材料创新


再生塑料技术

SK化学SkyPET CR通过化学解聚实现“闭环回收”。宝马2025年NEUE KLASSE车型将采用含30%海洋废塑料的再生材料,碳足迹减25%。


生物基材料

汉麻纤维:应用于宝马i3门板、福特福克斯内饰,兼具轻质与强度。


菌丝皮革:奔驰VISION EQXX采用Mylo™菌丝材料座椅。


巴斯夫再生塑料:奔驰EQE/S-Class弓形门把手融合废旧轮胎热解油与农业废料。


06 未来趋势

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先,2024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要求“巩固扩大产业优势”。随着汽车整备质量增加和承载架构变革,轻量化将成为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,亟需基于新形势重构技术布局。



X
We use cookies to offer you a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, analyze site traffic and personalize content. By using this site,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. Privacy Policy
Reject Accept